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!

匆匆知识网

当前位置: > 作文 > 小学作文 > 一年级作文

一年级作文

管仲临终前,为何对桓公说“任用贤才”?一句话道破治国安邦之策

2025-09-17 18:03:15一年级作文
虽然齐桓公勤政爱民,但很多事情都习惯性地等待管仲拿主意。管仲深知,一个国家的兴盛不能只靠一两个人,必须广开言路,任用贤才,才能长治久安。管仲的遗言虽然简单,却道出了治国安邦的根本。它告诉我们:选贤任能不是一时之策,而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计。

春秋时期,齐国宰相管仲卧榻在床,气若游丝。

齐桓公手捧药碗,亲自来到他的床前。

桓公红着眼眶问道:"仲父啊,你有何遗言要对我说?"

管仲用尽全身力气,虚弱地说出一句话:"任用贤才。"

这句话,让齐桓公深思了一生,也让后世君王受益无穷。

可管仲为何临终前要说这句话?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?

这要从管仲和齐桓公的相识说起。

在春秋初期,齐国内部动荡不安。

公子小白和他的兄长公子纠为争夺王位,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斗争。

那时的管仲是公子纠的家臣,他带领军队在长勺之战中追击公子小白。

管仲弯弓搭箭,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钩子。公子小白虽然受伤,但最终还是逃脱了。

后来,公子小白在鲁国大夫的帮助下回到齐国,成功登上王位,是为齐桓公。

公子纠被杀,管仲也被囚禁。

按照当时的惯例,作为政敌的家臣,管仲自然也难逃一死。

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齐桓公不仅没有杀死管仲,反而派人前去探望。

一天,齐桓公亲自来到牢房。

管仲以为必死无疑,却听到桓公说:"先生如此忠心,若能为我所用,何愁国家不兴?"

管仲听后深受感动,流下了热泪:"既然桓公如此信任,我定当以天下为己任。"

管仲临终遗言 任用贤才 深意解读_推荐管仲当宰相

从此,管仲被任命为相国,开始了他辅佐齐桓公的传奇人生。

管仲上任后,立即开始了一系列变法。

他深知齐国地处海滨,土地贫瘠,于是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。

他规定:"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"

鼓励商人开设作坊,生产优质的工具和器具。

不到几年,齐国的铁器、丝绸就闻名天下。

政治上,管仲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行政制度,废除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。

他创立了"乡师"制度,将民众编为"伍",每五家为一伍,互相监督,互帮互助。

同时设立"乡老",负责教化民众,使人人明礼守法。

管仲深知齐国要想成为霸主,光靠自身强大是不够的,还要团结其他诸侯国。

他帮助齐桓公召开了著名的葵丘会盟,九国诸侯云集,共同订立盟约。

会上,齐桓公以"尊王攘夷"为号召,得到了各国的拥护,正式确立了霸主地位。

在用人方面,管仲更是独具慧眼。

他向齐桓公举荐了隰朋、宾僚、东郭牙等一批贤才,每个人都被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。

隰朋善于理财,被任命为工商大臣;宾僚长于军事,被委以统帅重任。

在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下,齐国的实力与日俱增。

管仲不仅擅长识人用人,更善于纳谏。

每当齐桓公询问国事,他总是说:"君王要多听臣下的意见,采纳善言。"

管仲临终遗言 任用贤才 深意解读_推荐管仲当宰相

他经常对桓公说:"治理国家如同驾车,要让每匹马都发挥作用。若只靠一两匹马拉车,不仅跑不快,还容易累死。"

转眼间,管仲已经辅佐齐桓公三十余载。

这些年来,齐国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发展成为春秋第一霸主,威震天下。

然而,时光无情,管仲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。

这一天,他病重卧床,齐桓公闻讯后放下所有政务,亲自前来探望。

看着眼前这位将自己抬举为霸主的贤臣,齐桓公红着眼眶问道:"仲父,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?"

管仲眼神深邃,仿佛要将毕生的智慧都倾注在这最后的话语中。

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:"任用贤才。"说完这句话,管仲闭上了眼睛,永远地离开了人世。

齐桓公久久伫立在床前,陷入沉思。为什么管仲最后要说这句话?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?

原来,管仲早就看出齐桓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:过于依赖自己。

虽然齐桓公勤政爱民,但很多事情都习惯性地等待管仲拿主意。

管仲深知,一个国家的兴盛不能只靠一两个人,必须广开言路,任用贤才,才能长治久安。

管仲临终前说这句话,是在提醒齐桓公:你不能永远依赖我一个人。一个明君要像种庄稼一样,既要选好种子,又要经常施肥浇水。选贤任能就像选种子,而任用贤才就是给这些"种子"创造生长的土壤。只有让更多的贤才参与治国推荐管仲当宰相,国家才能像庄稼一样茁壮成长。

可惜的是,管仲去世后,齐桓公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个遗言。他重用了管仲生前就提醒他要警惕的竖刁等小人,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。齐桓公驾崭后,尸体长期停放在床上无人安葬,竖刁等人争权夺利,齐国从此一蹶不振。这个结局,恐怕是管仲临终前最不愿看到的。

从管仲的遗言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智者的远见。他明白,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一时的辉煌推荐管仲当宰相,而在于建立一个长久的人才机制。就像一条河流,不能只靠一汪清泉,而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。同样,治理国家也不能只靠一两个能臣,必须广开进贤之路,任用各方贤才。

管仲的遗言虽然简单,却道出了治国安邦的根本。他用短短四个字,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:国之兴衰,系于用人。这不仅是对君王的谏言,也是对后世所有掌权者的提醒。

千百年后,当我们重新审视管仲的这句遗言,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之光。它告诉我们:选贤任能不是一时之策,而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计。无论是治国还是治企,都要广开进贤之路,唯有如此,才能基业长青。